随着2025年中秋、国庆双节的余热渐散,国内照明行业已悄然迈入第四季度的项目攻坚冲刺阶段。近期,多省市集中释放市政照明领域重点招标需求,总规模超2.1亿元的项目热潮正加速铺开,覆盖节约能源改造、智慧升级、设备采购与长期管护等核心方向,精准契合当前行业“节能降本、智慧赋能、场景融合”的发展主线。
在本次招标潮中,“节能”成为基础诉求,多个项目聚焦传统路灯的高光效替换与系统优化,从硬件更新到全周期服务,构建节能照明新体系。
巴中经开区公共区域照明节能更新改造项目计划投入3000万元,核心任务是对区域内3542盏路灯做全面节能升级——不仅要将现有照明设施全部更换为新型高光效产品,还需同步完成原灯杆拆除、配套线缆更新、部分接线盒替换及接地装置增设。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,项目还将新增385根“多杆合一”综合杆,搭配6台变压器、45个控制柜及智慧路灯控制管理系统,实现照明节能的实时智能化调节,预计2025年11月11日启动招标。
铜仁市万山区主城区市政路灯智慧节约能源改造项目采用“能源费用托管服务”模式,总预算3500万元,服务范围涵盖主城区路灯的智慧化管理系统搭建、节能改造,以及后续的全周期运行维护——包括路灯用电电费缴纳、变压器与电缆等所有照明设施的日常管护,真正的完成“改造+运营”一体化覆盖,预计2025年11月启动采购。
德安县城区路灯灯具升级节约能源改造项目预算2713.31万元,且资金已100%到位,项目采用“交钥匙”模式推进,无需建设方额外操心。具体涵盖三大板块:一是施工图设计及后续技术交底、现场配合服务;二是施工图及设计变更范围内的全部施工,直至竣工验收合格交付;三是项目所需材料设备的采购、安装、调试及技术指导,最终采购内容以发包人书面确认为准。
除了节能改造,“智慧化+多业态融合”成为本次招标的突出特征,多个项目将智能灯杆与5G、充电桩、环境监视测定等功能结合,推动城市照明向“多功能服务平台”转型。
孝义市新安街附属配套工程路灯设备项目预算达7855.96万元,是本次汇总中单体预算最高的项目。该项目位于新安街(西起府南路,东至司梧路),采购清单涵盖13米双臂路灯(不含灯箱)、灯箱、12米高低双臂路灯、4米双臂路灯、6米单臂路灯及13米三火路灯等多种类型设备,将为道路照明搭建全面的硬件支撑体系。
黄河新区智慧路灯管护服务项目预算872万元,核心目标是“保障照明质量+推动智能升级”。一方面,需确保14条路段的854杆路灯、7151盏灯具、17台变压器及22个配电箱完好可用,平均亮灯率、照度符合国标,重要节假日照明达标;另一方面,将完成20个配电柜的智能化改造,安装1738套单灯控制器并接入现有智慧平台,实现统一化智能管控。
平顶山焦店智慧社区5G智能灯杆项目计划投入3492.98万元,建设周期90个日历天,聚焦“5G+智慧社区”场景落地。项目将部署722套5G智能灯杆及配套的722套智慧照明单灯控制器,同时整合277套LED信息屏、277套公共WiFi、5套环境监视测定设备与20套交流充电桩,并铺设约31.1公里综合管道,最终通过1套智能灯杆控制系统软件系统实现“一屏统管”。
此次第四季度的照明招标热潮,不仅是各地冲刺年度基建目标的“收官动作”,更折射出城市发展对“低碳化+智慧化”照明基建的迫切需求。从高光效灯具的普及到单灯智能控制的落地,再到“照明+5G+充电桩”的业态融合,国内照明行业正逐步实现“亮度达标、节能降耗、功能拓展”的三重突破——未来,照明设施将不再只是“城市的灯”,更会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“神经末梢”与“服务节点”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